中国有句俗语叫做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,意思是一个将领能成为大将,背后要经过无数场战争,付出巨大的牺牲。很多将领要通过一场场的胜利,积累足够的战功,才能站上更高的位置。然而股票配资在线公司,历史上却有一个人,在一次战斗中便一战成名,他就是汉朝的冠军侯霍去病。
霍去病年轻时就立下赫赫战功,成为汉武帝的得力助手,甚至被封为冠军侯。但是,他在一次出征时,汉武帝特意送了十车肉给他,但霍去病却没有将这些肉分给士兵,而是把它们封存起来,直到肉发臭才丢掉。这个行为引发了士兵的不满,大家觉得霍去病不像他的舅舅卫青那样与士兵同甘共苦。
然而,经过多年,一场巫蛊之祸揭示了霍去病当时的做法其实是非常高明的。历史上,不少王侯将相死于帝王的猜忌,而霍去病凭借这一举动,成功地保全了自己和家族。
霍去病出生于公元前140年,是卫少儿和霍仲儒的私生子。因为母亲卫子夫是皇后,舅舅卫青是大将军,他自小便深得汉武帝宠爱。据说,霍去病的名字是汉武帝所赐。当时汉武帝生病卧床不起,听到霍去病的哭声,病情竟然奇迹般好转。于是,汉武帝为他取名“去病”,并开始悉心培养他。18年后,霍去病作为剽姚校尉,第一次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,成功率领800精兵大破匈奴,斩杀敌人2200余人,甚至包括匈奴单于的祖父级人物若侯产。汉武帝因此封他为冠军侯,成为一位年轻的英雄。
展开剩余69%霍去病的职业生涯很快迎来了巅峰。元狩四年,他与舅舅卫青共同带领大军深入漠北,寻找匈奴主力。他在与匈奴左贤王部的激战中,成功俘虏了匈奴王公贵族83人,并一路追击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,打击了匈奴的核心势力。这一战使得霍去病的声望达到了顶峰,他被封为大司马,并逐渐取代了卫青的位置,成为了汉武帝最重要的军事助手。
然而,霍去病在胜利之后,逐渐表现得有些傲慢。在一次出征中,汉武帝送给他十车肉作为犒赏,并特意说明只有霍去病一人可以享用。霍去病收到后,并没有将肉分给士兵,而是将肉封存直到发臭。这一举动让士兵们对他产生了不满,他们认为卫青总是与士兵们同甘共苦,而霍去病显得有些冷酷无情。即使如此,汉武帝知道后并没有责怪霍去病,反而仍然大加赏赐。
那么,霍去病为何这么做呢?实际上,这一行为是霍去病深思熟虑的结果。首先,士兵们在外征战,生活十分艰苦。如果把肉分给他们吃,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,甚至影响士兵的战斗力。其次,这一举动还带有更深的政治考量。汉武帝特意送肉给霍去病,是想试探他是否有“权臣之心”。如果霍去病将肉分给士兵,那汉武帝就可以借此机会怀疑他是否有不满情绪或其他图谋。因此,霍去病选择了这个做法,成功让汉武帝放心,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政治隐患。
多年后,霍去病的这一行为被证明是极为高明的。在那场著名的巫蛊之祸中,太子刘据因阴谋被迫自杀,皇后卫子夫也因牵涉其中而自缢。此次事件波及广泛,连大司马卫青的家族也被满门抄斩,几乎整族被抹去。但令人惊讶的是,霍去病的家族却没有受到任何牵连。他不仅保全了家族,而且在霍去病去世时,汉武帝还将自己的儿子刘弗陵托付给霍去病的弟弟霍光。这一切,都证明了霍去病当年为自己和家族所做的精明举动,使得他在汉武帝心中没有丝毫猜忌,最终能够安然度过。
霍去病的聪明和果断,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,不仅因战功卓著,也因他在帝王猜疑下成功保全了自己与家族。
发布于:天津市港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